为什么要研发自动驾驶(为什么要发展自动驾驶技术)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为什么要研发自动驾驶,以及为什么要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本文目录一览:
为何现在出行公司会大力研究自动驾驶?
在我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,城市发展脚步逐渐加快,家家户户几乎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,此种情况下,虽然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方便,但是却增加了城市交通压力,使得城市经常发生交通堵塞等问题,严重降低城市人们的出行效率。面对此种情况,汽车生产企业为了改善此种状况,开始尝试研究自动驾驶汽车,力求通过车联网技术,将所有的实时路况、每辆车的实时位置等信息数据都记录在网络中,然后综合考虑每一辆汽车的行驶情况,合理安排汽车行驶路线,进而有效避免交通拥堵、交通安全事故等情况的发展,保证汽车行驶途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。一般情况下,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主要包含包括视频摄像头、雷达传感器、激光测距器等设备,通过这些设备准确了解路面周围的交通状况,并将所了解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,自动形成一个详尽的地图。在此种情况下,就可以对前方的道路进行导航,确保汽车行车途中不会遇到交通拥堵等状况。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提出是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,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。
2011国防科大和一汽研制的HQ3首次完成了从长沙到武汉的高速全程无人驾驶实验,平均速度达到87km/h;2016年11月,美国交通部公布「自动驾驶试验场试点计划」,并于2017年1月19日确立了10家自动驾驶试点试验场;2017年9月20日,百度召开了智能驾驶平台Apollo1.5版开放技术发布会,会上百度宣布了Apollo基金的“双百计划”,将在三年内投入100亿元资金,完成超过100个项目的投资;Robby机器人在2017年3月始于波士顿,4月份入选YC的暑期项目,6-8月在YC孵化。Robby机器人已经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送货超过50次;北京时间2018年1月30日晚,硅谷机器人技术公司Nuro宣布推出Level4全自动无人配送车。以上实例都在说明自动驾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,相关无人驾驶技术越来越成熟。
自动驾驶技术按照目前国际标准划分为六级,目前能够达到L3级自动驾驶的有谷歌、特斯拉,奥迪,URBER,百度等几家企业,多数自动驾驶系统仍然停留在辅助驾驶上。
自动驾驶级别分类
二、自动驾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
除了传统汽车制造商、零件制造商与互联网科技公司之间合作加强外,自动驾驶领域相关投资热度依然不减。2018年1月份以来,小马智行已经获得两轮上亿美元融资,总计2.14亿美元,为国内自动驾驶企业融资规模之最。2018年5月通用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获得软银愿景基金22.5亿美元的投资,以及通用汽车追加的11.5亿美元投资,用来研发自动化驾驶技术和商业化落地。目前Cruise的估值已经达到115亿,接近通用估值的五分之一,通用汽车正考虑让Cruise独立上市。
由于自动驾驶领域技术复杂多样化,涉及多个领域,相关投资金额巨大,研发测试时间长,成本巨大,少有企业能单独承受,未来共同投资,合作开发仍然是主要趋势。
2017年谷歌Waymo在自动驾驶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,以352545英里测试路程以及0.18次每千英里的人为干预次数小幅领先对手,较上年0.2次每千英里里的人为干预次数有所进步。Cruise以0.84每千英里的人为干预次数排名第二。2017年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较大进展,每千英里人为干预次数为22.06次。博世和奔驰排名倒数。特斯拉由于拥有数量较大的车辆用户群体收集数据,在2017年交出了白卷,特斯拉每千英里需要人为干预次数为330次,离完全自动驾驶目标仍然有不小的差距。2017年10月份开始,特斯拉在新生产车型搭载L3级自动驾驶系统。奥迪A8作为全世界第一款L3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型,足以说明奥迪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取得的非凡成就。
预计在2035年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新车销售主流,自动驾驶将对人类出行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,而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,预计2019年到2021年市场规模为54亿美元、61亿美元和70亿美元。
现在自动驾驶这么火,这个功能真的很有必要吗?
自动驾驶功能的意义有三点-现阶段仅为研发起步
概述:
研发自动驾驶最终是为了实现这三点!
「驾驶安全」是个存在很大争议的话题,究竟是无人驾驶安全,还是人工驾驶安全,想来从近期问题频发的特斯拉 汽车 上似乎能“找到答案”?作为很多人认为技术更先进的美系 汽车 ,在这一方面都频频出现问题,似乎自动驾驶的安全性真的要受到质疑。
这也是近日收到留言咨询最多的问题,不过有这种想法必然是一叶障目,特斯拉本只是个没有什么讨论价值的美系新势力品牌;而撇开这个品牌不谈的话,自动驾驶在成熟之后的通勤安全标准绝对会更高,为什么这么说呢?
首先还是来聊一聊特斯拉吧,这个品牌的自动驾驶 汽车 其实级别很低,比如车辆用于侦测道路的摄像头和传感器都很少,使用毫米波雷达也存在较高的误判概率;但是很多测试车辆通过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的组合,配合全方位监控道路标识的摄录系统,综合算力很强的硬件,这些测试车出现问题的概率是非常低的,不过这些车暂时还不宜真正作为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 汽车 而普及。
自动驾驶系统是由电脑控制车辆行驶,电脑能够做到的是按照设定程序操控车辆;可以说最能遵守交通法规的正是这些智能 汽车 ,然而现阶段参与交通的车辆毕竟还是人工驾驶为主。人工驾驶车辆则难免有违规操作的问题存在,在道路监控盲区的路段上,可以说必然会出现违规变道、超车、压线等等情况的车辆。
那么这些会严格遵守交规的智能 汽车 则难免出现BUG,没有“人工智能”等级的“主观避障”能力,出现交通事故的概率就会更多。这就是现阶段实际并不适合使用自动驾驶系统的原因,即使是使用高成本激光雷达,或使用大量传感器的高标准国产智能 汽车 ,在测试过程中也出现过因其他车辆的违规操作而出现程序“紊乱”的现象,那么是不是就要否定自动驾驶了呢?
只待软硬件足够成熟,规则必然会随之升级!
自动驾驶 汽车 目前还没有足够成熟,业内普遍认为还是激光雷达成本过高的障碍;曾经32/64线的激光雷达动辄30-60万元,这不是代步 汽车 能够使用的标准。所以对于自动驾驶始终都不抱有期望,但是高成本的设备主要欧美产;而国产的华为激光雷达已经能将成本拉低到千元级别,重点是达到了96线。
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成本的超大幅下探,在成本可控之后,加速的必然是自动驾驶系统的成熟;至此智能 汽车 必将会迎来一次质的飞跃,比如综合紫光锐展的芯片,配合弗迪电子的高效能电驱三合一与车规级芯片(MCUIGBT)等。以这些技术储备可以让智能 汽车 快速达到高标准的自动驾驶,那么只待这些车通过测试验证,下一步则有可能是规则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升级。
假设因违规驾驶造成自动驾驶 汽车 失控或碰撞要负全责,人工驾驶的 汽车 是不是会更加遵守交通规则?如果在限速较高的城市快速路或高速公路规划自动驾驶车辆,未来甚至加入路面无线充电功能,让这些车道只能够给智能自动驾驶 汽车 使用;这些车在同一技术标准的系统控制下,行车安全标准是不是要高很多了呢?
答案是肯定的!自动驾驶技术本身一旦成熟,即使以目前的道路标准也能够降低交通事故率;而一旦匹配智能 汽车 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话,交通事故率应当会指数级下降。这才是最终的目的,至于现阶段的L2-4级别的所谓“自动驾驶”,客观来说还只能当作“辅助驾驶系统”来看待,并非真正的“托管”。
用车方式也会因自动驾驶而转变,共享化是最终目标!
汽车 领域最新提出的“新四化”,流程为:
最终 汽车 是要实现共享出行的,因为共享车辆既能降低能源消耗,又能提高通勤效率;随即道路拥堵、交通事故、车辆排放等诸多问题都能得到缓解,而且这些车辆也完美的补充了公共出行的盲区。
对于企业而言也很有意义,因为车辆的共享基础是网联,在 汽车 成成为物联网终端之后,车辆的价值就不仅仅时作为通勤工具了; 汽车 会通过互联网(大数据)关联用户的衣食住行,这是有巨大商业价值的。
所以现阶段才会出现IT领域的巨头与传统车企的跨界合作,其实都是在为未来打基础;而实现 汽车 高度共享的基础又是自动驾驶,所以自动驾驶系统才会热度如此之高。只是这种技术的成熟指望不上曾经那些占着 汽车 市场份额半壁的合资进口 汽车 企业了,这项任务应当会由目前看起来可能不太“靠谱”的IT跨界者来完成,车辆的打造要依靠自主品牌。
天和MCN发布,保留版权保护权利
汽车 自动驾驶,这是 汽车 发展的必然趋势。因为自动驾驶是一个新生事物,正处在发展阶段,尚不成熟,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,所以受到各种质疑,这是正常的。肯定也好,否定也好,自动驾驶(智能 汽车 )势不可挡,正如雷军所说,未来 汽车 就是一个安装4个轮子的移动智能工具。
不仅仅是 汽车 ,其它交通工具,比如空中、水面、水下、轨道、磁浮、真空管道等交通工具,都会转向自动驾驶,但是无论自动驾驶发展到什么程度,人类始终是操控它的主体,并且,政府以及行业协会必然会以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形式对其实施管理,使之越来越合理合法地为人类服务。
科技 以人为本,以解放双手,解放生产力为进步。
。
就像手搓洗衣,半自动洗衣机,全自动洗衣机,全自动带烘干功能。
。
你说,自动驾驶有没有用?以己喜欢手搓洗衣服,之喜恶,固步自封,拒绝 科技 进步,拒绝新生事物,你不觉得是可笑吗?[捂脸]
马斯克谈为何要做自动驾驶:车主打瞌睡撞死过人
最近挪威一个网友上传了有关特斯拉FSD一段视频,那段视频说的是车辆监测到车主在睡着之后自动减速并且靠边停车。可以说,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实在是太牛了,能够主动监测到,车主睡着自动减速并且在路边停车。并且马斯克也转发了这条视频,并说明了为什么要做自动驾驶。
当然,那位车主实际上是醉酒驾驶,不过他已经打开了辅助驾驶,所以才会放心大胆地在车上睡着了。可是他在车上睡着时的速度已经高达110Km/h。这样的车速在国内的道路上面,就算是你开着辅助驾驶,也是很危险的行为。
不过马斯克则转发了这条视频,并表示说他们之所以会费那么大的功夫推出第一版的autopilot,就是因为曾经有车主在没有AP的车上睡着了,并且撞死了路人。可以说,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。不管这位车主是何种原因会在车内睡着,但他人是睡着了,车辆还是在正常的行驶中,这个后果还是让大家感到非常心痛的。
所以目前特斯拉已经推出了FSD V9的测试版本了,也就是说这一个版本完全放弃了雷达,采用纯视觉系统去实现辅助驾驶。其实。用雷达去检测还是存在一定的盲点,不准确率也非常高的。比如国内的一位特斯拉,车主就曾表示说,当自己开启自动驾驶的模式之后,原本一切行驶都在正常范围之内,可是它没有识别出来雪花筒,然后直接撞了上去。万幸的是车主并没有受伤,只不过是车身前脸毁容了。
虽然说自动驾驶系统的出现,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辅助车主,缓解一下车主的驾驶疲劳。但是,如果完全去依赖自动驾驶,可能效果只会事半功倍。因为自动驾驶就如同是一个冰冷的机器人,它不像人的大脑非常的灵活,在遇到危险或者是出现危险的情况下,能够准确地作出反应,最大程度上去避免灾难的发生。而自动驾驶系统,它就如同是一个冷血动物,不管三七二十一,一直往前开。不过,在国外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做的的确是非常完美,起码能够在车主醉驾睡着的情况下,自动地减慢车速,并且路边停车。所以,希望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够越做越成熟,继续为车主的安全行驶保驾护航。
为什么要研发自动驾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为什么要发展自动驾驶技术、为什么要研发自动驾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